金秋九月,珠江口畔稻浪翻滚、鱼跃蟹肥,处处洋溢着五谷丰登的喜悦。今年股票配资网官网,广州将庆祝“中国农民丰收节”的主会场选定在南沙区,以“庆农业丰收 享美好生活”为主题,全面展现广州在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实施以及现代农业高质量、高水平发展上的新风貌。
主会场花落南沙,正源于其得天独厚的资源与成熟的产业基础。
这里有面向世界的农业开放平台
南沙不仅是广州的农业大区,还拥有全市唯一的国家级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广州(南沙)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简称“南沙试验区”)。这一“国字号”平台,让南沙成为种业创新、跨境流通、国际合作的“试验田”,为丰收节注入了“开放丰收”的独特内涵。
依托南沙港全球航运枢纽的硬核实力,南沙口岸成为全国最大的车厘子、榴莲海运进口口岸,构建起“育种研发—生产加工—跨境流通”的全产业链开放体系。在制度创新与科技攻关上,该区在种业准入、粤港规则衔接等领域实现突破,成功推动一批特色种业成果产业化。
“‘南沙优品’不仅稳稳占据国内市场,更借助跨境电商直抵东南亚餐桌。”南沙区农业农村局负责人介绍,南沙粮食通用码头、南沙港国际冷链等大批重大项目正在加速落地。
坚实的基础数据更显底气:2024年南沙农业总产值达115.35亿元,连续五年位列全市前列;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752元,绝对值排名位列全市第二。
这里有省级十亿级产业集群
作为广州唯一出海口,南沙坐拥大面积咸淡水养殖区,水产养殖面积约9万亩,拥有连片1000亩以上的池塘3万多亩,渔业年产值近50亿元。
依托这份天赋,南沙聚力打造省级十亿元级现代农业产业集群,青蟹、鱼苗、观赏鱼三大品类率先跻身首批名单,撑起渔业“金招牌”。其中,“南沙青蟹”凭借“壳薄、肉多、味美”的特质畅销海内外,当前总产值已跃升至近15亿元,成为联农带农的典型代表。
鱼苗产业同样根基深厚,全区共有21家发证水产苗种生产单位,涵盖鲫鱼、草鱼等35个品种;观赏鱼产业依托“1+1+2+N”模式快速发展,20家养殖主体年产观赏鱼超 4000万条,产值突破2亿元。
从池塘到市场,从“一条鱼”到“一个集群”,南沙用产业规模印证了“主会场”的物产实力。
这里有乡村振兴的生动样本
丰收节不仅是“晒丰收”,更是“展振兴”。在“百千万工程”驱动下,南沙乡村走出“产业强基+文化铸魂”的特色路径,为丰收节提供了鲜活的乡村实践样本。
丰收节期间,“渔舟唱晚”“麒乐融融”“多彩高新沙”等新乡村示范带成为热门打卡地。新沙村的广州青青自然农业公司凭借其全国最大的热带观赏鱼种业基地,已跃升为行业标杆,并带动了周边文旅产业的发展;马克村依托“百果园”“生态园”、桥下空间及紫花风铃木等网红打卡点,打造集观光、休闲、体验为一体的生态休闲观光旅游农业,每年吸引游客超50万人次,促进消费达1800万元,生动诠释“产业兴则乡村兴”。
文化传承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2023年成功获评广东省首批“百千万工程”典型村的黄阁镇莲溪村围绕自身特色进行深度挖掘,打造汽车城城乡融合新乡村。第二批典型村大岗镇岭东村依托“八间祠堂一块碑”文化遗产,打造祠堂文化与孝道传承研学路线。第三批典型村东涌镇挖掘和弘扬水乡特色,串联南涌村、官坦村打造“东涌里魅力水乡小镇”,按照“品牌—文化—供应链”模型,打造特色商街“东涌里”、主题船宴“东涌谣”、主题夜游“水上花月夜”、焕新商业“水岸市集”等昼夜双生的消费场景,2025年国庆正式运营。
南沙的探索证明,当产业因文化赋能更具底蕴,文化因产业托举更富活力,乡村便能在振兴之路上行稳致远,成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生动典范,更让“产业兴则乡村兴、文化盛则乡村旺”的真理在广袤田野间落地生根。
当产业丰收遇上文化盛宴,南沙乡村的“烟火气”与“文化味”,让丰收节更有温度。
这里农业发展“质”“量”并重
南沙的丰收,不止于“量”,更在于“质”。通过“品牌引领”与“科技赋能”,这里正构建高效、绿色、可持续的现代农业体系,为丰收节标注“高质量”的底色。
在品牌建设上,南沙以“龙头企业+合作社+现代农业产业园”为抓手,整合61家龙头企业与渔业、丝苗米、预制菜等产业园资源,形成“研—产—销”一体化产业链。目前南沙已培育出南沙青蟹、万顷沙番石榴、新垦莲藕等一批全国名特优新产品,实现“品牌响、农民富”双赢。
在科技赋能上,南沙紧跟大湾区农业变革步伐,推动智慧农业提质增效。位于南沙明珠农业公园的雾里果都温室气雾大棚内,一颗颗圆润饱满的玉露蜜瓜正挂满藤蔓,即将迎来收获。这批蜜瓜采用先进的气雾栽培模式,通过精准控温、控湿与营养供给,产出的蜜瓜脆甜多汁、风味香醇,品质显著优于传统产品,深受大湾区高端市场青睐。
种源攻关同样成果突出,广东中芯种业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畜禽基因组育种技术,攻克了猪芯片、种猪基因组育种系统等关键核心技术,实现国产替代,为产业降本与种业安全筑牢根基。
从传统的“靠天吃饭”到如今的“科技种养”,南沙通过一系列的技术突破,生动诠释了“现代农业”的崭新模样。 “下一步,南沙将聚焦品牌提升,通过一系列强有力的举措,推动功能性农产品研发,让黄阁小虎麻虾、葵花鸡等农产品走向更广阔市场。”南沙区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表示。
当稻浪翻滚过南沙的田野,当青蟹跃出咸淡水的池塘,这个丰收节不仅是一次“庆丰收”的盛会,更是南沙迈向“湾区粮仓”新的起点。面向未来,南沙将持续推进智慧种养与种源攻关,强化政策扶持,延伸产业链条,深化电商合作,不断提升农业竞争力。
【供稿单位】南沙区农业农村局
【通讯员】陈荟茜 谢曼舒
【频道编辑】陈地杰 陈冰青
【文字校对】华成民
【值班主编】石静莹 蒋玉
【文章来源】南方杂志党建频道
股票配资网官网
长城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